消除疟疾控新冠 同防输入再传播
当前正是全国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今年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为促进社会和公众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提高防控输入性疟疾的意识,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 “消除疟疾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10-20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二、疟疾的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是由蚊子(按蚊)传播的。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病原体疟原虫进入蚊体并在其体内发育后,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将蚊体内的疟原虫传给健康人。使用带有疟原虫人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等,也可传播疟疾,疟原虫也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但很少见。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型,经反复多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症状可较轻,甚至无症状。而一般非流行区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症状较重。
三、疟疾的预防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和出汗,疟疾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派驻疟疾流行地区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指导团组做好疟疾防护,并及时诊治可能的疟疾患者。
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居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医务人员应注意输入性新冠肺炎和输入性疟疾的鉴别诊断,对确诊的疟疾患者应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给予规范的抗疟治疗,疟疾患者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