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人群中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癌症已经成为中国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和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中国癌症统计》的调查,中国2015年将近有429.2万例癌症新发病例,281.4万例癌症死亡,肺癌成为最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所以目前肿瘤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对于肿瘤患者的早期筛查与管理是肿瘤诊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亟需寻找到可靠的肿瘤标志物。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时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可在血液、尿液、肿瘤组织等检测到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基因等等。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敏感度高:即能够在肿瘤早期发现,有助于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第二,特异性高:即有足够特异性,在大规模人群中筛选避免过度诊疗;
第三,疾病获益:即病人能从肿瘤标志物的筛选通过早期治疗获得生存期的提高。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和分析方法,但其中大多数都不是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只有少部分肿瘤标志物适用于特定肿瘤或高危人群中筛查。
肺癌的早期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位的肿瘤。
我们体检中常常会用到NSE、CEA、SCC等肺癌肿瘤标志物,但这些都缺乏组织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不适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而胸片检查对早期筛查肺癌帮助亦不大。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显示低剂量CT进行肺癌筛查检查出的肺癌病例是胸片的4~10倍,并且低剂量CT筛查使肺癌的死亡率下降20.3%。
所以目前较有效的肺癌筛查为低剂量CT检查,我们推荐对有长期吸烟史的55岁到74岁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CT检查。
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五位的肿瘤。
粪便隐血试验具有方便、经济的优点,是结直肠癌筛查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研究显示每年一次或两年一次进行粪便隐血测试筛查可降低人群长期死亡率。
对于结直肠癌的筛查来讲,我们推荐50岁以上人群需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测试、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或粪便DNA检测。
西方国家很早就致力于推广筛查方案,在过去的30年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而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包括缺乏有效组织、宣教不足,我们建议应对50岁以上人群提供有效筛查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
中国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快速增长,其死亡率2000至2011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5.5%。
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主要包括前列腺特异抗原(也就是PSA);以及直肠指检,筛查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降低了肿瘤的死亡率。
但缺点是可能造成对惰性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以及随后的过度治疗和副作用。故对于目前的筛查方式是否能让普通大众真正受益,国际上存在的争议较大。
但是在目前没有比PSA更优异的前列腺癌筛查指标的情况下,大多数指南仍推荐使用PSA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西方国家的男性对PSA筛查和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具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国外指南对于PSA筛查的建议也是充分解释利弊,让民众了解后自行决定是否接受。
而目前国内民众相关知识欠缺,故推动国内前列腺癌早期有效诊断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对于PSA检测和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利弊的广泛科普和患者教育。
基因测序
近几年里,新一代测序技术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彻底的改变。
随着新一代测序成本的不断下降,用于诊断和预测疾病的基因检测项目,越来越被民众熟悉。
例如乳腺癌的BRCA基因筛查,易感基因BRCA1/2突变可将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提升至45%-65%。
而对于卵巢癌,BRCA1基因可将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提升至39%,BRCA2基因可将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提升至10%-17%。
所以我们推荐应当对具有乳腺、卵巢癌家族史的无症状女性进行筛查,以判断其是否存在BRCA突变风险增加的可能。
筛查结果阳性的女性应接受遗传咨询,以确定是否应进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突变检测。
但基因检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市场上基因检测提供方良莠不齐,很多没有资质、技术不过关的小公司或体检中心都在开展基因测序业务,收费标准也没有规范。
此外基因测序属于新技术研究范畴,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等敏感问题,都亟需解决。
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已意识到新技术发展中的问题,正在组织专家不断进行调研和论证,并准备出台一系列针对设备、试剂和方法的准入机制。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此类技术一定会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