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党务公开

Publicity Of Party Affairs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党务公开 > 基层党建

直击战疫一线的病毒“捕手”——记我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团队

日期 : 2020-05-08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4635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前言:当前,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发展,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尚未结束,在危险重重,险象环生的地方,党员史继静带领的核酸检测团队,依然战斗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他们,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于逆境之中勇毅前行,他们把“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化作最庄重的誓言,最勇敢的行动。他们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韧毅力,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在微观世界里与看不见的敌人进行正面交锋;他们以不惧风雨的勇气、不畏艰险的力量,乘风破浪,所向披靡,让鲜艳的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你好!发热门诊有几例样本需要进行核酸检测,麻烦过来取一下。”

“好的,马上过去!”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电话铃声不时响起,这样的通话几乎没有停过。

挂上电话,已经穿上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逯超带着专用的标本转运箱前往发热门诊收取样本,拿到样本后,一路小跑着赶回实验室。

“一天要往发热门诊、急诊科、病房跑七、八十趟左右,手机步数每天都超过2万步,感觉脚步就没停过。”逯超笑着说。

每天进实验室前,科教科负责人史继静博士带领检测团队蔚利纳、许振宁、陶森等队员提前做好三级防护,防护服、防护口罩、护目镜、双层医用乳胶手套、防水靴套,每个步骤都不能有错。做好防护后,他们分别进入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以及PCR扩增分析室严阵以待。

检验团队即将进入实验室

核酸检测实验室三个区域中危险系数最高的是样本处理区,在这里,检验人员几乎是和“病毒”零距离接触。这个区域也是史继静博士平时工作时间最长的区域,经过灭活、提取核酸、加样等一系列操作,她将处理好准备上机的样品放入传递窗,等候在扩增分析室的队员取出后放入PCR仪器进行扩增。待仪器运转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经过仔细审核最终发放报告。这就是核酸检测的全过程,即便是在顺利的情况下,完成这些操作,也要花费4-6个小时。

试剂准备区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至今,从凛冽寒冬到春意盎然。过去三个月以来,史继静博士带领的核酸检测团队紧绷的神经从未放松过。核酸检测实验室里夜夜灯火通明几乎成为常态,在这里,这个仅有5人的核酸检测队伍携手同行,并肩作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博弈,为病例确诊发挥着“一锤定音”的作用。

与时间赛跑  争取早日开展核酸检测

近期,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仍然繁重。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做好常态化防控,加快提升检测能力,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再次成为大家争相议论的焦点,这对检测团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岐伯山医院归来,隔离期一结束,史继静和队员们迅速投入到院本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前期准备工作中。4月10日,史继静带领团队正式开始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工作,开始接收来自门急诊、发热门诊、病房、院外企业为复工复产人员组织的集中检测等。

核酸检测集中在下午开展

检测团队除了要进行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外,实验室还承担着甲流、乙流、乙肝、丙肝等多种病毒的核酸检测、个体化用药基因筛查、干细胞和多种免疫细胞的转化研究等工作。为了确保所有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史继静博士率先承担起24小时值班任务,每天早上七点前赶到实验室,抓紧时间处理科教科及实验室日常工作,下午带领团队集中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同时还要确保新冠病毒抗体检测24小时随时开展。截止目前,该团队已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618例、抗体检测618例。

抗体检测24小时随时开展,随时出结果

迎难而上,当好战疫前线的“侦察兵”

样本一拨接一拨地送来,时间紧任务重,实验室里24小时连轴转,接到样本,史继静带领团队开始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们知道,每一个样本背后,都是一个等待宣判的生命,是一个高度紧张的家庭。作为检测人员,每天24小时与潜在的危险“面对面”, 他们非常累,但必须加足马力,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

高危、不适、疲惫……危险重重的战场上,总是有人主动请命,将风险的任务留给自己,用责任担当诠释着初心使命,用无怨无悔笃定最美的逆行。“我是党员,也是科室的负责人,我多做一点,其他人身上的担子就能稍微轻一点。”史继静说。

4月24日,史继静带领团队连续做了80个样本的核酸检测,在实验室内,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认真严谨地进行着每一步操作。这么多环节,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分神,这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也关系到自身安全。待完成最后的步骤,检测结果审核发放完毕,夜幕已经降临,史继静站起来,才意识到护目镜上已经布满了汗水,防护服里面的衣服也被浸透,简单休整一下,随即开始夜里的抗体检测,第二天早上,又开始投入到白天的日常工作中,一直到当天下午,繁多而复杂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打开手机,才看到孩子一天前发来的微信,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给她发来一段语音:“妈妈,今天的网课上完了,我这次数学作业得了优秀。”看看时间她才意识到,她已经在实验室工作了近36个小时。

“精神保持高度紧张,集中所有注意力做检测的时候,会完全忽略穿着防护服的憋闷、身体的不适,但是一旦结束工作,整个神经一放松,那种疲惫感会瞬间袭来。”史继静说,“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好好陪伴孩子,最长的时间一个多月没见到。好在孩子挺懂事,他知道妈妈的辛苦,是为了他和其他小朋友能早点返回校园。”

检测队员蔚利纳的孩子只有三岁半,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她把幼小的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对于妈妈的工作,年幼的孩子还有些懵懂。每次和孩子视频,孩子问的最多的是“妈妈什么时候陪我出去玩?”“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但是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地团聚,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带孩子出去转转。为了摘下口罩,畅快呼吸的日子早一点到来,我们还要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蔚利纳坚定地说。

许振宁,是检测团队中年龄最小的“90”后党员,从岐伯山医院实验室建设到返回院本部参与核酸检测,他总是冲锋在前,无怨无悔。个子高大的他穿上防护服后胳膊没法伸直,为了确保防护到位,他需要将防护手套、鞋套和防护服之间牢牢固定,确保皮肤不会暴露在空气中。“累是一定的,但是只要穿上防护服,感觉自己像个奔赴战场的战士一样,充满力量。”

陶森,团队中唯一的未婚男孩儿,因为疫情和女朋友商量好的婚礼一推再推。现在每天忙于工作,连结婚照都顾不上去拍。乐观开朗的他说“穿防护服多流汗,刚好可以减肥拍照片。”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疫情给人们带来阴影,但是身为党员,他们选择挺身而出,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如同在黑夜里星星点点闪烁的光,汇聚成刺破黑暗的力量,让我们相信这场战疫最终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返回
上一页